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上海交大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案例展示

上海交大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来源: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发布时间:2023-11-20 20:38:57

  中国青年报报道 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我们在国际学界的交流和对话中,不仅要对中国的问题发言,同时也应对全世界、全人类都会存在且非常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中国的思想和智慧。

  2021年12月18日,北师大全球化与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全球化: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在该校珠海校区举行,王宁教授受邀演讲。

  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国。不同之处在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主要是经济上的全球化,其波及路径自然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向发展中的东方国家辐射,当下的全球化浪潮则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双向辐射,西方强势文化继续向东方文化渗透,但东方文化也不甘示弱,在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的同时,也力图将自己所建构的思想文化传播到西方中心主义的“领地”,思想文化上的博弈十分激烈。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我们该有何作为呢?习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哲学社会科学也需要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产生思想的时代。”在整个20世纪,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确实都在致力于引进各种国外的尤其是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人文学术理论思潮,我们的几代人文学者都能够娴熟地运用西方的理论观念和话语来阐释中国的现实。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关注的一个焦点已然浮现了转向: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何以成功地实现海外传播?

  有一些论者曾经认为,中国的经济发达了,文化和人文学术就自然能够获得世界的认可。但事实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反而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的警惕,他们关闭了一些以教授中国语言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甚至拒绝发给中国的一些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入境签证。可见,经济上的强大并非一定与文化上的强势成正比。这种经济和国防实力强大的同时文化传播却受阻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经济上的硬实力是任何国家都会去追求的,文化软实力含有一种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特征,如果对方不认同你,就不会花费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译介你的东西,甚至还会有意识地阻止你所属的民族文化的进入。因此,单单指望西方的汉学家来承担传播和推介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的重任,显然是过于天真的想法。西方的汉学在本国国内也是相对边缘的,那些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所能产生的公众影响还是有限。另外,除了汉学本身所处的相对边缘的地位外,汉语也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再加之中国文学和人文学术的深厚积淀,一个有着极高天赋的汉学家往往要花上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掌握汉语的阅读和交流,要达到用汉语发表著述的水平则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其间,他们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远离国际学术主流。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全球化这样的平台大力推进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的海外传播,笔者提出了一个“全球人文”的概念——在新一波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大家可以在人文学术的交流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人文学科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和波及,在文学界,“世界文学”这一个话题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成为新世纪比较文学学者的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在语言学界,针对全球化对全球英语之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笔者也提出了复数的“全球汉语”(global Chineses)之概念,并认为世界语言体系在全球化时代将得到重新建构。在哲学界,一些有着探讨普遍性问题并试图建立新的研究范式的抱负的哲学家,也效法文学研究者,提出了“世界哲学”(world philosophy)这个议题,还力主中国哲学应该在建立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发挥奠基性作用。在一向被认为是最为传统的史学界,也早有学者在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通史的编撰等领域内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我们今天提出“全球人文”这个概念是非常及时的,而且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就这一个话题也确实有话可说,并且能在这个层面上与国际同行进行卓有成效的对话。

  其次,既然“全球人文”这个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合法性,那么,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难道它是世界各国文史哲等学科的简单相加吗?并非如此简单。就好比世界文学绝非各民族文学的简单相加那样,“全球人文”也必定有一个评价和选取的标准,它所要探讨的主要是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诸如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超民族主义(transnationalism)、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全球生态文明(global eco-civilization)、世界图像(world picture)、世界语言体系(world language system)、世界哲学、世界宗教(world religion)、世界艺术(world art)等,而且对它们的探讨一定是着眼于一种全球的视野,这样才可以有所超越。

  要在全球化时代产生出中国自己的思想和思想大家,建构出中国的理论并产生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理论大家,自然与海外传播和接受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我们在国际学界的交流和对话中,不仅要对中国的问题发言,同时也应对全世界、全人类都会存在且非常关注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中国的思想和智慧。例如,就新冠肺炎当前在整个世界的蔓延,我们可完全从中国人文学者的视角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建议,贡献属于中国人文学者的智慧。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文学者的全球人文抱负和历史使命之一。

  我们的人文学科现在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就有望迅速地走出小圈子,进入国际人文学科的前沿。因此,我们在向外大力译介本国人文学术著作的同时,也应鼓励掌握外语这个工具的学者在需要时尽可能地直接用外语著述,也即尽可能地用道地的外语尤其是英语,来发出我们中国学者的声音,阐述我们中国的理论观点,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此外,我们也能够最终靠目前在国际学界有着非常高学术声誉和广泛影响的权威期刊和出版社,发表我们中国学者的著作和论文,进而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就这一点而言,新一波全球化的兴起必将为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更有效地走向世界铺平道路。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Copyright © 2022 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_电竞比赛竞猜平台官网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54995号-1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 电竞比赛竞猜平台 | 电竞竞猜官网APP下载

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